欢迎来到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_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官方网站
图片展示

资讯中心

|  最新动态

国务院发文:正式取消养老限制,医养结合再开放!

作者:国卫办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8-14 14:40:44 来源:卫生健康委网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实施方案(2021—2028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8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此件公开发布)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21—2028年)

消费是最终需求,促进消费对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一)旅游领域。制定出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实施方案。及时总结59国外国人海南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实施效果,加强出入境安全措施建设,为进一步扩大免签范围创造条件。制定出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相关规范。逐步放开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范围,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制定出台邮轮旅游发展规划、游艇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实施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政策措施。推进生态航道建设,研究开发京杭运河具备条件航段的航运旅游功能,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理顺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个性化、差异化出行价格机制。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海关总署、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文化领域。在文化服务领域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制定实施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方案,推动“互联网+电影”业务创新,完善规范电影票网络销售及服务相关政策,促进点播影院业务规范发展。拓展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完善游戏游艺设备分类,严格设备类型与内容准入。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

(三)健康领域。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合理放宽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预留空间。实施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联合审批。制定新型健康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办法。加快推动贫困县县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并推动向乡村延伸。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养老领域。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建立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建立健全养老领域公建民营相关规范,着力解决托底保障职能与公建民营不协调问题。编制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医养结合,研究出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和管理指南,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开展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银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医养结合红利来袭!医院申办养老机构政策再放开!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根据《通知》,内设诊所取消行政审批;养老机构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养老机构申请设立三级医疗机构的,需要完成设置审批与执业许可两步。《通知》同时要求,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

 

为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和环境,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发展,《通知》对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做了如下要求:

医养结合机构定义

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

1、申请内部设置诊所等实行备案制

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申办人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2、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两证合一”

养老机构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经公示、审核合格后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申请设立三级医疗机构

养老机构申请设立三级医疗机构的,应当向所在省级或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申办人收到《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后,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并提交相关材料。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后,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属社会办医范畴的,享受扶持政策

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属于社会办医范畴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卫生健康及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足额拨付补助,兑现有关政策。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营利性医疗机构应当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应当到民政部门进行社会服务机构登记。

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

1、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记。

2、社会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

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备案,应当依法向其登记的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办理章程核准、修改业务范围,并根据修改后的章程在登记证书的业务范围内增加“养老服务”等职能表述。

3、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内部设置养老机构

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内部设置养老机构的,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备案,应当依法向其登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在经营范围内增加“养老服务”等表述。

4、公立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

公立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备案,应当依法向各级编办提出主要职责调整和变更登记申请,在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及法人证书“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增加“养老服务、培训”等职能。 

另外,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享受养老机构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民政及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足额拨付补助,兑现有关政策。

支持新建医养结合机构

对于申办人提出申请新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即同时提出申请举办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需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类型、性质、规模向卫生健康、民政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

涉及同层级相关行政部门的,当地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

未设立政务服务机构的,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办理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市场准入环境。

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商有关部门制订统一的筹建指导书,为医养结合机构申办人提供咨询和指导,方便申办人到相关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或登记备案手续。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配合,提高信息共享水平,让申办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医养结合迎来红利期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逐步放开,养老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今年在医养结合方面,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4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促进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

5月2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放宽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鼓励发展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机构,在房租、用水用电价格上给予政策优惠。依托“互联网+”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

可见,无论是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等医疗机构,还是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政策都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开办流程也更加简化,养老市场进一步放开,这意味着医养结合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伴随着“60后”、“70 后”等陆续进入中老年期,我国将迎来一波医养照护的浪潮,养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五新三高医改革 养老康复重国策”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广东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按照国家发展战略纲领,“新时代、新理念、新方略、新布局、新要求”五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三高将成为医养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头戏。

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医养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第29届广州博览会养老服务综合展、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期间,由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药养生保健报》社、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五新三高医改革 养老康复重国策 第十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暨医养融合康复基地启动仪式及医养融合杏林杯颁奖典礼”于2021年8月27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举办。本次论坛将围绕医养结合有关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前沿理论、先进实践、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建设等,将邀请国内医养领域专家,深入研究探讨广东医养融合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致力于构建医养融合人类健康共享平台。


国务院发文:正式取消养老限制,医养结合再开放!
无论是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等医疗机构,还是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政策都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开办流程也更加简化,养老市场进一步放开,这意味着医养结合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伴随着“60后”、“70 后”等陆续进入中老年期,我国将迎来一波医养照护的浪潮,养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0
文章推荐

主办单位: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二队八巷88号医养融合康复基地 

技术支持:chuangfu360.com

电话:86-020-8654 7133  邮箱:gdsyy@126.com

www.gdsyyrh.com  版权所有: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81647号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
                  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

版权所有: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
联系方式:13302251756

您好!欢迎来到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官方网站!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